close
人生,應該不是一段而已。

英國的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說:「我看到有越來越多人在職業生涯的中途,選擇回到學校。以前的人加入一家大公司後,一輩子在那裡工作,做個三十五年退休。但是現在的人壽命比較長,可以有兩、、三段人生,先是在大公司工作,然後離開去做生意,或是到社區做服務性的工作等等。在每段人生之間,他們覺得需要更多教育,好為下一段新人生預備,因此決定回學校唸書,很多人已經四十、五十歲了,還是選擇回學校唸書。

也就是說,原本我們所熟知的直線性的走法以及傳統的工作概念,退休概念,要做大幅度的修正。

說真的,我不能同意更多。

因為今年的我,又要開始人生的第二段,我要開始讀書了,重新回到校園。對我而言,不但興奮,更在腦海浮現了一切一切第一段求學的歷程,甘甜苦辣,都是徘徊不去的回憶。

我繞了好大一圈,又回到了求學的生活,只是這次不是有人供我讀書,給我零用錢,告訴我一些我聽也聽不進去的建言,什麼找尋人生目標、尋找自己的興趣、要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夠進入職場;這次的我,背負著一份工作,找尋我再一次唸書的感動,已經明確地告訴自己未來的目標,而且不管在校園裡還是工作裡,我都必須不斷地培養我在職場上的能力,這次不需要任何人來告訴我。

我生平第一次,可以自己告訴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用再假裝把別人的話聽進去,不用再讓別人來推我,我自己可以走,我自己走。

打從進入職場,我一直在尋找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工作,說真的,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找不到真的可以讓自己大聲的告訴別人我是多麼愛這份工作的那一份。如果我有這麼說過,那大概就像是戀人之間愛苗剛開始滋長的時候,所說的多愛多愛、多好多好、一輩子再也不離不棄的情話一樣,時間經過,考驗才開始。

我們必須承認,戀愛的很多進程,其實跟工作有一大部分的相似。

那也幸好,我還有追逐下去的勇氣。我在很多方面成了一個游離者,不管是學業上、愛情上、工作上,甚至連興趣都可以換來換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我總是苦惱於自我的不足,更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點,也沒有打死不退的毅力,總地來說,還是享樂主義害了自己,過度地沉溺於自我的慾望、借錢、好高騖遠、揮霍、浪費時間,這些也侷限了我選擇工作選擇公司的能力。

我遇過很多人。在我的生命裡,這些人默默地告訴了我他們的堅持,只是當下的我,一點也沒有發現,其實一種堅持,一份能夠讓自己付出全部的工作,是多麼值得驕傲。我不是不曾做過高薪的工作,我也做過便利商店工讀生,在工地搬過磚頭、洗過地板,開過堆高機,送過五金雜貨,賣過衣服球鞋手機,甚至到現在出國參展、和客戶透過Email聯絡做生意,我都不曾覺得,我該為我的工作驕傲什麼,這是一直在我身上殘存的一種可悲的情愫。

直到現在,我開始慢慢體會,工作對很多人而言,或許是一種痛苦的環境,只是為了溫飽混一口飯吃的手段,也或許是他或她值得驕傲的說項,他活力的泉源;而這該死的、上帝懲罰人類的工作這件事,我可以很嚴肅地面對,不再像以前隨心所欲的沒目標亂竄,更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對於自我的轉變,我感到有點幸運呢。

現在太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做,未來在哪裡。因為他們無法看清楚人生的段落,該在哪裡轉舵,該在哪裡換行,該怎麼去了解自己的快樂來自何處,是一條什麼樣的路才能讓自己快樂,躊躊躇躇,就這樣虛耗了光陰。

愛情裡,我曾有困擾過,為何三年的時間還不能讓我了解對方,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有些人即使一輩子也還不了解對方啊!」即使一句簡單的話,到現在我也還記得很清楚。我才發現,我在追尋自我的路上,差點也要走一輩子,如果不是在這裡換個段落的話,我的人生也還是一直線,只不過這個直線是一條往下的直線。

卡爾唯諾說:那是一座只由例外、排除在外的東西、不諧和、矛盾所造成的城市。如果這座城市是最不可能存在的城市,藉由漸漸減除異常元素的數目,我們就增加了城市真正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只要從我的模型刪減例外,在我推進的任何方向,我總是會達到那些總是作為一個例外而存在的城市。

那麼,我也能夠居住在一個不曾存在的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