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0011299.JPG  

(在法國讀著英文版的卡夫卡【給父親的信】,每一次看都有深刻的感受。)

早上五點五十分從飯店出發,到巴黎戴高樂機場,搭乘七點三十五分的飛機到法蘭克福,然後從法蘭克福回到了熟悉的台灣。結束了這次的行程,終於有一個禮拜的假期,這次決定在台灣度假,也參加我自己親哥哥七月十六號的結婚典禮。

每次去歐洲,都有一些特別的感觸。除了某些特殊的事物引發不同的想法,絕大部分感觸是延續的,只是需要時間表達出來,比如說工作的內容,自行車

從歐洲大陸開始的自行車行業,銷售、設計、品牌維護我想今後依然會在歐洲本土,但是以我主要的客戶:自行車的組裝業來說,現在已經在消失中,雖不致於完全消失不見,但再過幾年我個人認為會只剩很小很小規模的組車工廠,比起昔日動輒十萬百萬的組車數量來說除了昨日黃花我們還能怎麼形容。

產業的消失,這是競爭的過程、競爭的結果,這世界在變化,持續地往前進。

只是,還是想要保留一些傳統吧。

我去過很多的組車廠,有新興的現代化工廠,也有老廠整改但還保留很大部分面貌的,也有已經廢棄不再組裝自行車的老工廠,最讓我感到十足的樂趣的,是那些組裝歷史悠久,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第三代第四代的那種。在商業的角度來講,這些沒有規模的工廠對我的工作成績的貢獻度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畢竟以量來說這些工廠已經遠遠達不到大型的規模,或許該給讀者們一個約略的差異概念,以大陸較大的組裝工廠來說一年的量大約是兩百萬台自行車上下,但在歐洲你可能去到的工廠一年就是十萬、五萬、三萬,這樣巨大的差距。

三十年前、四十年前,這些工廠也曾經繁榮興盛過,我站在廢棄的組裝線前面這樣想著。

我想我的血液裡面一定留著某部分敬佩的基因。我很佩服所謂有「匠」意味的手工藝,那讓我感覺好厲害。從小我的手就不巧,打毛衣圍巾這類的家政課作業永遠都是女孩子幫我作好,在工廠實習焊接鑽孔我永遠都達不到所謂精準的那種標準,所以我一直很喜歡那種研磨、拋光、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確認校正到位的傳統自行車組裝方式。特別是,看到那種七八十歲還在線上組裝自行車的老師傅,對我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感動。

R0011094.jpg  

(當然,站在卡夫卡的出生地前模擬一些畫面,也是特殊的體驗。)

我自己也用Iphone,倒不是說我多喜歡蘋果、或是跟某些人一樣以為拿了顆蘋果就能夠讓自己感覺良好,因為我自己不喜歡Iphone。

在螢幕上面劃過來滑過去對我來說不是什麼時尚的表現。這手機對我而言就是比較方便的音樂播放器、和我可以得到良好影像的圖片、以及與客戶Social的話題,除此以外,沒有了,我甚至很少很少碰觸遊戲,嘗試過下載電子書,但是看了兩次之後就完全放棄,可能我也沒有看電子書的命吧。

事實上這也是我一直沒有買Ipad這種平板電腦來閱讀的原因,之前曾經考慮過出差可以不用帶那麼多書、可以減輕重量,但是我就是喜歡拿著書沉甸甸的閱讀感。

(當然針對Ipad這個產品我不喜歡的原因還有一個,我感覺蘋果簡直是在騙錢的,這種東西跟Iphone的區別就是螢幕的大小而已啊。)

我喜歡拿著實體的書本,享受一頁一頁閱讀的感覺,那翻頁的俐落聲、那油墨和手指尖接觸的觸感,那紙的纖維,這些都不是電子書能夠給我的,雖然他們一直在模擬,試想以科技的進步,相信不用多久那樣仿真的感覺就會越來越犀利,甚至書本也會像錄音帶、CD、MD 這樣走進數位化,因為趨勢這種東西是想擋也擋不了的,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還是喜歡拿書的感動、打鍵盤手機、用筆寫日記、不喜歡過多電子功能的相機。

數位化帶給我們的應該是生活的便利,而並非傳統的揚棄。

最少,在我的身上,傳統,並不寂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