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買滷味的時候,又突然想起一些有的沒有的,果然人生的大道理還是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找尋,一個小吃也會讓我想想什麼才是生活的本質。

先離題一下,下個月又要去美國了,為了應付這美食的國度,所以現在先把滷味啦、臭豆腐啦、蚵仔麵線、鹹酥雞這類的小先多吃一點在肚子裡面,不然到時候只能攝取類固醇的我可是會對這些東西懷念不已。不過已經打定主意這次要來個刻骨旅行,心中的預算也已經出來了,所以應該還是會帶個泡麵什麼的在行李箱裡面,像上次可以隨便吃喝,啤酒威士忌喝到掛、薯條吃到脹氣、牛排吃到反胃之類的事情是再也不能發生。

不過話說回來牛排能夠吃到怕這件事本身也是美好的經驗囉。
回到老問題,什麼是啊?聖經傳道者艾奇柏哈特曾說:「自我就像地平線,乃是你往自己裡面察看所能見到的最遠處。」可以深信的是,我還沒看到我的地平線,因為我還在不斷地探索。

但是至於為甚麼會在買滷味的時候想這些東西我也無解。(老闆,中辣)橫在餐車上面的是一種又一種的食材,豎在我心裡的卻是該怎麼過生活的一個又一個的想法(不要免洗筷、塑膠袋也不要。),而我除了確定是哺乳類以外的其他界定,可能就在不同的模式中不斷地探尋、翻轉、掉落、昇華成了一種蠻多元的界定。當我花了一分鐘把這些我自己都看不太懂的話寫下來的時候,我發現我還蠻適合去大悶鍋模仿葉教授的ㄟ。

簡單的來說,我覺得適應生活的能力要靠自己去培養,別人幫不了你什麼。而且在各個角色的轉換中,盡量地成為那個適合這個角色的心態,也是難得的藝術。

尤其當我正式成為單車人之後,這樣的感覺更為明顯。該怎麼說?單車好像一個Switch,當我難過的時候或是心情無法舒緩的時候,跨上了單車,就能夠感受不同的心情,在那一瞬間,我變成了超級賽亞人旅行者,雖然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熟悉的路上從容地旅行著,但是一種輕鬆寫意的心情總是有的;後來,我在這樣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生活的面向不只一面,再怎麼嚴肅的人也應該有他輕鬆活潑的一面,而再怎麼輕浮的人也應該有他認真的時候,這點在我試圖寫部落格文章的時候,表現得很明顯。幾乎快要到人格分裂的地步。

莫言說:「一個作家應該大膽地、毫無愧色地撒謊,不但要虛構小說,而且可以虛構個人的經歷。」極為服膺莫言的我,也比照辦理了很多篇文章,雖然不見得每一篇都是虛構的,不過確實加入了很多很多我的幻想的元素在裡面。但很多時候的我確實是蠻嚴肅的,比如說看小說的時候,專心到會連廁所都忘了上,幸好年紀還不太大勉強還鎖的住不至於尿失禁;還有就是笨拙於打字的我,打文章的時候也很像陪孫子上電腦課的爺爺,目不轉睛地直盯著螢幕看完全無法察覺老闆或是同同事在後面,不過這一兩年來已經練成絕技,可以一邊寫網誌、看書、聊MSN、逛網站、寫Follow信、報價單,臉不紅氣不喘地喝著別人泡好的咖啡吃餅乾

這也算是一種才能。勉強來說。

糟,又鋪了過長的梗。我想說的是,比如說今天早上某兩位網友將我加入msn的時候(說實話還真久沒人加我msn啊XD),一看這兩個暱稱我大概就知道是魚頭兄辣雞先生,很顯然的他們在玩一種無聊的遊戲,輸贏的人要掛上奇怪的暱稱在msn上面一個禮拜,至於是多麼奇怪而不方便在這裡啟齒,在保護朋友立場上我絕對不會說是型男腹肌王宅男嫩逼王,不然他們多丟臉。

然後我馬上回了一句「應該是廢物老鮑王吧~~」以資證明我的低級。說起來真慚愧,這不是一個文藝氣息豐富、勵志向上、陽光的部落格嗎?對不起大家Orz

總而言之,想起昨天看著那一道一道的小菜橫陳在架上,比如說科學麵、青菜、豬耳朵、貢丸花枝丸那類的,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味道。拿我來說,在每一個不同的時期,或許都有疲憊不堪、受重傷的時候,那會使我們被敲碎、被分裂、被支解成不同的個體,花枝是憂鬱的我、貢丸是開心的我、科學麵是沉思的我、魚丸是搞笑的我、豬耳朵就是我的耳朵XD,但是起碼他們都還在同一個餐車上。

或許一生中我們不斷地感覺處在分裂的狀態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選擇那一道食材,相當程度地說明了這道食材在你的喜好中的排名為何,那也就是我要說的,選擇了對你好的讓你開心的自己,在能夠容許的範圍內,盡量地挑選、盡量地把你要的放進塑膠藍內,然後愉快地結帳、愉快地帶著這些好吃的東西回家,適度地反應了一種豁達並且開心的感觸。

最後,當你需要再一次地選擇的同時,再回來一次,重新組合你自己。

就這樣反覆反覆,直到你滿意為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卡夫卡 的頭像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