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喜歡重複一樣的開頭,但是網誌更新的速度越來越慢是事實,這點無法否認。除了對不起殷殷期盼著新文章面世的廣大讀者們(誰啊),其實想想也蠻對不起自己的,因為我曾經說過為什麼要持續更新網誌(也就是寫文章的習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懶惰,如果保持著「好像沒幹嘛就很奇怪」的這種習慣寫著,就能在上大號的時候在無意中督促&提醒自己「啊應該是要寫文章的時候了」所以就會提筆寫點東西,雖然經常性的並不有趣,不過養成這樣的習慣確有助於養生,怎麼樣看起來人都會比較年輕。這是真的,相當發自肺腑並且是能夠負責任的言論。
於是,我就在昨晚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想到「原來要改善這幾個月以來的夜尿和頻尿,尿液必ㄘㄟ不是去泌尿科求診就OK的」,我應該要做的就是恢復原本的習慣,努力看書、運動、寫文章,這樣就能夠重回魔鬼筋肉文藝青年三腳人的那個我。
當然這種寫文章身體就會好的說法也只是我個人的民俗療法,希望大家有陽萎方面的疾病還是記得去找專業醫師尋求協助(啊不然電視上什麼90%以上的人都能重拾性福的廣告是在演什麼),這種嚴重的疾病不是寫寫文章發發牢騷就會好的。
呃,請不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
過年期間我還是想了很多。從剪指甲怎麼剪這種小事到世界大事諸如糧食匱乏(應該說糧食危機)這些事情都通通想了一遍。如果依照慣例,此時是該分門別類說一說。雖然有點雜(剛剛就說了本來就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亂想不是嗎),不過其實只要大家用心想一想,其實你的遭遇我的遭遇和想的東西或許差不多一樣,只是可能我比較多嘴而已。(這點我想認識我的朋友們都會點頭如搗蒜啊)
1)小小彬
說真的,我一點都不覺得這小朋友到底哪裡可愛哪裡討人喜歡,甚至我還覺得蠻討厭的,尤其是號稱星爸的小彬彬像是捧著提款機到處出現的畫面更是令人食不下嚥。當然這言論的立場相當偏頗,因為我沒看過任何一部任何一集任何一段小小彬演的畫面,但是我只要看到與我年紀相當的小彬彬長大後成這個樣子,我就對這小孩的未來不抱什麼期待。血液裡面並沒有帥氣的基因,一丁點也沒有,令人擔心長大後的樣貌。希望他長大後能夠成為布萊德彼特或是強尼戴普的觀眾們要失望了。而且我完全可以連接十幾年後他會跟郝劭文先生一樣成為在演藝圈一般雞肋的存在,並且為他的以後的童年回憶感到憂心。
或許是自己想的很天真、很不符合現在多才多藝的升學管道和父母心態,但我總是認為小孩子小的時候就該讓他好好地玩、拿彩色畫筆、塗鴉、堆積木、不硬逼他一定得喜歡音樂或是跳舞(或是看到每個叔叔伯伯阿姨都要表演一套『小孩子必須學會表演的』東西諸如起立坐下握手)、去戶外接觸大自然(而非那些說話相較於小孩子過於成熟的甚至刻薄的大人群和娛樂記者們),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茁壯。
那才是我想要我的小孩以後能夠想起美好的童年回憶。(當然我還沒有小孩,如果一不小心杜雷斯失效了就會更認真地想這個問題)
2) 阿凡達
過年期間跟Grace去看了這部片,除了3D的效果確實不錯以外,也某種程度地重溫了台灣電影院的高素質和合理價位,這點必須要詳細說明一下。以【阿凡達】在深圳地區的3D票價是120~150RMB來說,大約是台幣556到696一人(!!!!!),在台灣兩個人八百塊還有爆米花和可樂的售價真的是非常親民。戲院裡面也沒有素質低落的觀影者手機劈哩啪啦響、小孩哭鬧、更沒有高聲談論或是問東問西的雜音,整個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兩岸之間的差距仍然蠻大的,除了建築硬體物價接近以外,不僅是深圳更是整個中國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至於劇情,比較吸引我的倒是用精神意志去控制阿凡達的這個部分,讓我想起JOJO冒險野郎的白金之星和瘋狂鑽石(真是美好的高中回憶),也令人發現,原來人生的道理就是兩個,
第一: 是車子或是房子比別人小沒關係,但是鳥要比人大(間接解釋了為什麼大雕牌的東西比較好賣),這點我從來沒有擔心過。
第二: 很多事情作下去就是你的了,只要把那根硬是捅進去哪裡你就贏了(這句好A)。這點我也經常作。
3 ) 單車
前幾天新聞報導,去年台灣單車的瘋狂潮已經過去,現在吹起了歇業潮,許多店家開始倒閉等等云云,對於從事單車工業的我來說簡直像是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尤其是朋友問我就似乎是早就料到這種情況的那樣(難道你們影響不大嗎?!!)我只會輕鬆地回答: 其實,這也沒甚麼。
應該說,即使是台灣單車最熱的時候對我來說銷售量並沒有太多的差別,連帶的也就說明了現在台灣單車業界開始淡的時候差別當然也不大(當然是有的)。就這麼說吧,全世界一年大約產出六千萬到七千萬台單車,台灣的市場大約一年一百萬相對來說並不大,單車最熱的時候一年能夠賣一百三十萬台,對於基數是九十萬到一百萬的市場足足是有30%的成長,相當驚人,但是基數是整個大世界的市場,台灣的突然爆發起不了大太的作用。以產業鏈來說,能夠坐地起價能夠趁機大發一筆(當然現在有些是虧到死)的多數是供應鏈的尾端,Dealer甚至是Store這一塊,身為上游的供應商,尤其是大型的工廠,不會因為一年多了三十萬台的量而多賺多少,因為這三十萬台是要跟別人搶的,所以獲利增長的,還是品牌商和通路。我們只能淡淡地看潮起潮落啊。(與Grace搭肩)
為什麼會想到這一件事,大半的原因是看著幾乎是整年都架在訓練台上的小屎,想起幾年前開始騎自行車的熱情和投入自行車界的決心,有時候非常感概,長時間的工作和年紀漸長的職業病會讓人不能像以前那樣投入全部的熱情,但是選擇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和真心喜愛的東西,是能夠藉由時間來證明的。
在我心中,焚燒的單車魂從未退燒。
在下一篇之前,先祝各位新年快樂,虎年各各發大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