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篇文章總算寫好後,一直在想還有什麼題材想講,本來認為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仔細想想要&能夠碎碎念的東西其實還算蠻多。因為要認真講起來的話,除了我個人非常關心的中文電影這部分(為什麼啊!!!!!)所以持續看了幾部片(應該是蘇子和孔乞兒這類的,呃。),網路也龜公歸功於人性化的翻牆軟體讓我得以像六十幾歲才學會上網的爺爺奶奶得以一窺網路世界的堂奧那般的高興(泣)--------各位殊不知當我翻過牆看到被我當成精神糧食的AV部落格的時候,我那碩大的眼淚如同上廁所滴到鞋,啊不是,是如同夏季的及時雨一樣地落下,降在乾涸的土地上,那樣地感動。
真的是太感動了啊(與Grace搭肩遠目)。
所以,我的碎碎念就得以與【娘家】的直播和重播和不斷地重播那樣續延下去,這樣說起來是該要來做個1545集這類的碎碎念才是,不過考量到有些事情還是讓台灣的本土劇去作就好了,身為知識青年文藝三腳人的我還是言簡意賅地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就好。廢話部分必須減少。這也是感謝某人的一種手段。
聖經新約Matthew書 裡面有這麼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Loveyour enemies , bless them that curse you, do good to them that hate you, andpray for them which despitefully use you, and persecute you.
所以我每次在吃白菜滷的時候,都會盡量把蝦米挑出來並且雙手合十祈禱一番。還曾經被認為這是什麼奇怪的宗教儀式。其實並沒有。吃果子拜樹頭,今日的成功的因素不僅僅是光明的那一部分,黑暗的因素也必須考慮在內,也就是當時間走過了之後,河流裡面刷出來的是鑽石還是黃金、還是廢渣,相信是一目了然的東西。
4 ) LIVESTRONG
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手環,當初在美國買一個是一塊美金,但是我一戴就是兩年。這期間經常被人問,帶這個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或是這是不是抗疲勞的手環,這類的問題,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聽進去屬於自己心中的信念和浪漫的意義,所以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說明。當然也有隨便說個「這沒甚麼特別就是一個手環」這類打發的說詞,仔細想想對這些人真不好意思,你們並不是我能夠說明的對象。也可能,某種意義只存在在某些了解的人的身上。
我一直認為,不能夠管理自己健康的人也無法管理其它的事情。這點在我周遭的人身上得到過無數次印證。也就是說我對LIVESTRONG這件事其實還蠻執著的(當然過年前和過年期間的飲食確實是控制的不好,相當肥啊我),保持適量的運動、從不晚睡,就算是應酬也從不喝到酩酊大醉、保持優雅的退場身段(這點真的很困難),可以說對自我的管理到達了一定的標準。
這個手環一直提醒我該過怎麼樣的生活,對照起周遭那些葷素不忌檳榔菸酒縱情聲色、對自我的管理鬆散的同級職位的人們,作一個這樣的人對我而言還是相當愉快、相當值得驕傲的事情。
5 )【蘇乞兒】
真的,沒想到過上次看完【刺陵】之後還能發現這麼爛的片子,心裡面浮現一種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的心情(當然後續高興的部分是大勝),相較於【刺陵】還有志玲姐姐耍這種大開腳、拿抹布擦乳房這類的賤招,蘇這片裡面卻是這種招數都沒有,活脫脫地把華語片推向另外一個高峰,也就是爛的一種極致。爛到頂的那種味道。如果讀者們不信邪,能夠自己去看一下這部片,或許能夠了解我想表達的爛的程度的另外百分之九十。
劇情不合理到一個境界。蘇燦在被袁烈打敗後,受到楊紫瓊的照顧,沒頭沒尾的遇到了周杰倫(通常周董出現就能夠強化爛電影的演員陣容了),弄出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武神角色;然後我們敬愛的紫瓊姐診斷了蘇燦是走火入魔之後,誤診的梗就出現了(但是要這個梗幹嘛?),furthermore,在我們敬愛的趙文卓先生能夠用手指直接抓爆袁烈的假奶、能夠打敗這個用手抓一下用腳踢一下就能夠死一堆人的大魔王之後,最後居然在有的沒有的俄羅斯摔角手圍攻下苦戰,還差點掛掉(!!!!!!)。而且我一直想不通的是無緣無故領略醉拳幾乎是毫無理由、毫無動機,而且並沒有比較強,連那些只有體能的雞肉棒子都打不贏……
如果照常理來判斷,既然能夠一手抓爆那堅硬無比的石頭假奶,那些除了肌肉大塊一點大塊呆光踢一腳肋骨就要應該要斷三根以上,況且醉拳不是應該很優雅的打打打就贏的乾淨俐落?(這點必須感謝成龍大哥給我的印象,當然房祖名就免了),但是趙兄卻是打殺到眼睛睜得比砂鍋還要大、拳腳使的比詠春拳還要猛,全然沒有醉拳應該有的瘋癲,結果對付那些功力差不止五班的小囉囉還要搞得很像重鋪了【霍元甲】老梗,殺到忘我被打到半死,一派壯烈,但是我們不禁要問,何壯烈之有?
從編劇的誇張離譜到角色的刻劃到毫無邏輯也毫無感動的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史裡面也應該與【刺陵】齊名,我相當推薦男女朋友如果彼此不想在一起了趕快進電影院看這片。絕對會是個看完之後相當陰翳的片子。
6 ) 工作
今年的工作計畫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排定了。應該也是相當忙碌的一年,從下個月的台北展開始,會有一連串的工作開展,這是我邁入這個業界的第二個整年,相信去年已經擬好了一種模式,該去哪裡什麼時候出發得到了豐碩成果的工作計畫,今年 still works。 自行車仍然(我想也不太可能沒有)在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經常騎的小屎君在客廳裡,伴隨著兩台與Grace 出遊用的小巧可愛的折疊車Mini君s,加上平常騎上下班的登山車,和台灣家裡的小哈君以及還在南部奮戰的小白君,我總共有六台自行車,當然只配備了一個屁股。不過,當每次展會或是拜訪客戶的時候,看到許許多多的自行車還是會覺得興奮,尤其是在義大利看到些歷史悠久的圖騰、鐵件、構造等等,不斷地湧起一些其實根本不屬於我的回憶,這樣說好像有點奇怪,不過總是會不自覺地代入那種「這是細細地磨出來的」「交與顧客一部好車」的那種心情,即便我們從來不是一個好的、高端的供應商。
下週我就要回台灣了,又是一個忙碌的展期,如果可能的話,還是會寫點什麼東西吧。
台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