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Ella:
抱歉。本來想昨天就寫信給你,可是不小心翻了侯文詠的【靈魂擁抱】,想說還是一口氣把它看完好了,就耽擱了。對於這本書說實在不是很滿意,加上手邊還有很多工作,想要寫的題材也一天一天地堆積了起來,那一天才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所有想寫的東西都寫完呢?真是不可以想像。
不過,還順道看完了蔣勳的【孤獨六講】、村上春樹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想想自己這種看書成為習慣的個性有時候還真讓人受不了。
沒辦法,下雨天,讀書天。
至於晴天對我而言,也是讀書天。所以請忽略我上面的那段話。
卡夫卡曾經寫下這段話:
如果用髒污的眼睛看現世,我們就是在漫長隧道中遭遇事故的乘客。而且那是在已經看不到入口的亮光,出口的亮光也只是隱隱約約,即使不斷凝視也還是未立刻消失不見的入口和出口都不可靠的地方。四周由於感覺的混亂與極度的敏感,變成全是怪物,基於各自不同的心情和所受的傷輕重有別,那景況就像有快樂也有痛苦的萬花筒。
這就是我的世界。一個有快樂有痛苦的萬花筒。這個萬花筒濃縮成了我的部落格。
那麼,我先告訴你,我怎麼開始寫部落格的。想聽嗎。不想聽嗎?……但我還是要講。
原本只是單純地把想對菲莉絲說的話,悄悄地寫在網路上,讓她有空且願意看的時候能夠翻翻看看;沒想到,當你把麥克風拿給那個最愛說話的人,他就哇啦哇啦不停地說了起來。
說到這裡,如果願意當我的Captive Audience,那麼就繼續地聽下去吧。
我很喜歡一位美國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他寫了一大堆禁書。每個衛道人士想要槍斃他,熱愛文學的人都讚賞他。我很早前讀過他的書、後來讀過【索多瑪一百二十天】、以及各式各樣所謂的「禁書」後,我發現一件事,那麼就是這本書對你有沒有用,跟是不是禁書全然沒有關係。一切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與作家的交談、甚至交心,更是對自己內心所思考的東西做再一次地辯證,我在這裡得到了很多,那也就構成了我與別人不同的部份。
當然我並沒有說閱讀是唯一的方法,很多人用腳去走、很多人用照相機看世界、很多人佣金錢堆積他們的世界、很多人寫著似是而非的故事、很多人帶著面具,那些都是生活,這些形形色色的部落格當然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網路世界。
我只希望做一個不一樣的部落格。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帶給你什麼的話,我當然非常樂意繼續用心地寫下去。
亨利米勒在【色史】裡面有一段話這麼寫:
藝術家是用來紀錄某種既存事物的工具,那種事物屬於整個世界,藝術家有義務把這些東西交還給這個世界。把美妙的理念留給自己受用,就像叫傑出的音樂家雙手抱胸坐在交響樂團裡面,根本辦不到。
所以麥克風在我手上,要我不唱歌不演講真的太難了。對於我那不怎麼樣的表演慾來說。
我想,既然願意提筆為文,就要自己認真地去思考咀嚼所學過的知識,以及貫徹自己的信念,那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價值觀。我記得李開復博士曾說過:「價值觀是每個人判斷是非善惡的信念體系,它不但引導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還決定一個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任何行為,都是自身價值的流露。」
當你能夠付出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吝嗇,如果說在這個充滿自私自利的世界,能夠有一個地方,讓我沈溺、讓我把心中的話說出來、讓我回顧過去曾經的失敗與過錯、然後不斷地往前進,那麼我想,應該就是這裡了。
那麼,歡迎你常常來玩喲。
抱歉。本來想昨天就寫信給你,可是不小心翻了侯文詠的【靈魂擁抱】,想說還是一口氣把它看完好了,就耽擱了。對於這本書說實在不是很滿意,加上手邊還有很多工作,想要寫的題材也一天一天地堆積了起來,那一天才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所有想寫的東西都寫完呢?真是不可以想像。
不過,還順道看完了蔣勳的【孤獨六講】、村上春樹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想想自己這種看書成為習慣的個性有時候還真讓人受不了。
沒辦法,下雨天,讀書天。
至於晴天對我而言,也是讀書天。所以請忽略我上面的那段話。
卡夫卡曾經寫下這段話:
如果用髒污的眼睛看現世,我們就是在漫長隧道中遭遇事故的乘客。而且那是在已經看不到入口的亮光,出口的亮光也只是隱隱約約,即使不斷凝視也還是未立刻消失不見的入口和出口都不可靠的地方。四周由於感覺的混亂與極度的敏感,變成全是怪物,基於各自不同的心情和所受的傷輕重有別,那景況就像有快樂也有痛苦的萬花筒。
這就是我的世界。一個有快樂有痛苦的萬花筒。這個萬花筒濃縮成了我的部落格。
那麼,我先告訴你,我怎麼開始寫部落格的。想聽嗎。不想聽嗎?……但我還是要講。
原本只是單純地把想對菲莉絲說的話,悄悄地寫在網路上,讓她有空且願意看的時候能夠翻翻看看;沒想到,當你把麥克風拿給那個最愛說話的人,他就哇啦哇啦不停地說了起來。
說到這裡,如果願意當我的Captive Audience,那麼就繼續地聽下去吧。
我很喜歡一位美國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他寫了一大堆禁書。每個衛道人士想要槍斃他,熱愛文學的人都讚賞他。我很早前讀過他的書、後來讀過【索多瑪一百二十天】、以及各式各樣所謂的「禁書」後,我發現一件事,那麼就是這本書對你有沒有用,跟是不是禁書全然沒有關係。一切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與作家的交談、甚至交心,更是對自己內心所思考的東西做再一次地辯證,我在這裡得到了很多,那也就構成了我與別人不同的部份。
當然我並沒有說閱讀是唯一的方法,很多人用腳去走、很多人用照相機看世界、很多人佣金錢堆積他們的世界、很多人寫著似是而非的故事、很多人帶著面具,那些都是生活,這些形形色色的部落格當然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網路世界。
我只希望做一個不一樣的部落格。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帶給你什麼的話,我當然非常樂意繼續用心地寫下去。
亨利米勒在【色史】裡面有一段話這麼寫:
藝術家是用來紀錄某種既存事物的工具,那種事物屬於整個世界,藝術家有義務把這些東西交還給這個世界。把美妙的理念留給自己受用,就像叫傑出的音樂家雙手抱胸坐在交響樂團裡面,根本辦不到。
所以麥克風在我手上,要我不唱歌不演講真的太難了。對於我那不怎麼樣的表演慾來說。
我想,既然願意提筆為文,就要自己認真地去思考咀嚼所學過的知識,以及貫徹自己的信念,那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價值觀。我記得李開復博士曾說過:「價值觀是每個人判斷是非善惡的信念體系,它不但引導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還決定一個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任何行為,都是自身價值的流露。」
當你能夠付出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吝嗇,如果說在這個充滿自私自利的世界,能夠有一個地方,讓我沈溺、讓我把心中的話說出來、讓我回顧過去曾經的失敗與過錯、然後不斷地往前進,那麼我想,應該就是這裡了。
那麼,歡迎你常常來玩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