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80048.JPG

(在芝加哥的公園裡面,以下為設計對白,當然雕像不是金恩博士,但是因為在美國所以我就當他是金恩博士了)

「金恩博士,我能請問一下,關於陰莖過於粗大過了三十歲體力下降你有什麼看法或是建議?」

「......」

「金恩博士!難道這個症頭已經沒救了嗎?我連打兩天的籃球覺得腳整個酸痛啊!」

「......」

「金恩博士!是不是我平常訓練份量不夠,還是我已經不太年輕了?!」

「.......」

「金恩博士!你倒是講講話啊!給我點建議好嗎?我感覺無助啊!」

「......」

步入了中年八月份,我給自己的功課除了這個月底即將來到的歐洲展以外,還給了自己幾個鍛鍊身體,比如說是一個禮拜要運動幾次、要流多少汗、肚子要明顯地減小這類的指標,由於我一直是念文科的,沒有那種確切的數字統計觀念,比如說體重要具體降低幾公斤、或是BMI值要到哪裡,只是希望自己能夠穿的下前一陣子買的衣服Orz,最起碼兩年前的衣服要能夠適當地鑽進去吧!

所以這個月開始,我放了比較多的時間分配在節食和運動這方面,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我一直是個很會找事情做但是最後都只是打打嘴炮的人,除了工作時間很長以外,剩餘的時間分配幾乎是塞的滿滿的:其實都能夠簡單地計算出來,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有時並不是這麼多事情可以做,只是必須在公司的時間),如果要回家陪小內,來回開車是需要兩個小時,一、三、五回家的我,到家的時間多半是接近就寢時間十一點的九點多,如果小內肚子餓想要吃點什麼,就必須要做點東西、或是出去吃點東西,如果沒太多的事情,我還有半個小時能夠讀點書,但是如果小內要散步的話就連這半個小時都沒有了。

二、四、六的晚上我比較有點時間看書。最近在閱讀的書比較雜,多數是複習一下之前看過的書,畢竟一兩個月沒有回台灣補貨了。

運動?七點十分開早會的我沒有辦法五點半爬起來跑步(村上春樹我對不起你),唯一的時間只有禮拜天的一大早,此時通常會面臨一種「一整個禮拜連一個懶覺都沒有辦法得到會不會太悲慘了?」這類的掙扎心態,但是想想天氣到下午是很熱的、且要配合小內的少量多餐,就不得不在自己的健康和私慾中做個取捨,當然最後還是有掙扎了一下,跟人約六點二十分打球結果我是六點三十分到!太好了!我賴了十分鐘的床!

(好卑微的成就...Orz)所以即使還不算是超人的我,也感覺到了當超人的些許無奈。

R0012845.jpg

前幾天在臉書(Facebook)上跟一位加拿大的朋友聊天,她正面臨一個轉捩點,正在考慮回台灣還是來大陸發展,並且說了一些關於夢想這類的話題。當然我自私地認為,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如果還能夠加上一些「真實的專業的技能」,在起點上無論如何都超前了競爭對手不少,確實蠻有資格談論夢想。在我認識過絕大多數的ABC、或是國外讀書回來的朋友,他們都僅僅是家裡面有這個資源可以供給他們在消費不眥的國外唸書,鮮少有帶著才能和理想去做些什麼事情的(而且多數還是那種澳洲、加拿大、美國等混不下去才回來台灣混口飯吃的人),至於追尋夢想這件事,她給了我這篇她的文章,這裡只節錄最後一段:

人的任何一個領域裡,也需要一股的信心、冒險的勇氣、開始行動,走入夢想的明天。

開始行動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心中是否有一個夢想的明天呢?若是有 就不要遲疑 開始行動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字,卻在我的心裡面留下一些深刻的感觸。當年我從美國回來後,就打定了主意要到深圳與小內(當然當初還不是小內)一起開創屬於我們的夢想,就這樣走過了兩年多,雖然感覺起來事業愛情家庭是成功了,但是心中確實有點點未竟的夢想沒有完成的小小遺憾。大體的夢想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如果是我們打算成為一個家,以世俗的五子登科的標準我們已經完成了接近百分之一百,其餘個人的夢想,還有待實現。

比如說我一直很想要出國唸書,一直很想要找個時間環島旅遊、一直想要背著背包天南地北地流浪,但是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已經是個有家庭有負擔(而且還持續增加)的男人了,我所能夠做的選擇的範圍已經不那麼廣了,雖然如今的我非常非常幸福。

雖不想承認,但是必須了解,現在的我是個連續打兩天籃球腳就會很酸痛的中年男子帥哥主管。怎麼會,一直想起十七八歲的時候天天打籃球一點都不見疲態的樣子?怎麼會想起高中時期還能夠讀小說讀到凌晨三四點、筆記日記可以寫的滿滿的那份傻勁呢?

如果這樣想起來,現在的我還能夠找回來嗎?如果身體的老化是不能夠抗拒的自然定律,那麼,我們又能夠抗拒到什麼程度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卡夫卡 的頭像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