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成員,小哈。)


如果要說是久違的Bike Day,比廣告中張學友講的「好久不見」還更久不見(可能還要送高崗屋海苔),一點不誇張,這是我好久好久沒有擁有過的Bike Day ,在上個禮拜六,我去騎了一趟台北關渡自行車道,與我的客戶一起。

如果真的要形容這感覺,簡單的幾個字,海闊天空。

才在上一篇文章講到,很懷念那種騎自行車出去玩的時光&感覺的我,這次回台灣終於有機會可以騎車,雖然小屎君乖乖地在深圳躺著,這次不能陪我;不過身在輪界的唯一好處是,想要車子不怕沒有,所以就去跟廠商硬凹了所以跟廠商買了一台客人已經定好規格後能夠販售的樣品車,這是一台CrossBike,品牌是台灣比較少見到的HARO,就讓我叫他小哈吧!奔馳吧,小哈!!!!!

(談到自行車一整個熱血啊Orz話又說回來這股熱血到底哪來的…)

為了慶祝我個人在台灣又擁有了另外一台愛駒,所以拿到車的當天我就從台北直接騎回桃園(其實是沒辦法坐火車XD),第一天的行程就累積了五十公里。其實以我的體力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曾經號稱過是猛爆腳力和帥氣外表的綜合體的三腳人的我,只是大家要知道我是去台北出差順便凹車,所以我背著公事包,外加產品目錄和筆電(以及我個人的怪胎習性,所有的東西包括護照台胞證指甲剪棉花棒耳機Ipod全都放在包包裡面哇哈哈),此包總重絕對超過七公斤,更別提當天還去路邊買了一條短褲,把出門穿的牛仔褲也塞進了包包裡面,就這樣一路騎回桃園,而路線當然是大學時期來來回回騎的那一條。

呃,總共騎了兩個多小時。(那個包真的很重啊Orz)

順道一提,另外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由於我一直記得公路車的煞車是左邊剎後輪,右邊是剎前輪,所以就在快到家的前兩條路口,不知道是過於興奮還是加入了李堂華特技團,為了躲避衝出來的小貓,我很用力地剎了左邊試圖減速;在此也非常嚴肅地呼籲讀者,目前標準的自行車設定是左手剎前輪右手剎後輪,所以用力剎了左邊煞車的結果就是重力加速度──外加上側背著接近八公斤的公事包的雙重因素下的我,前輪鎖死然後我就在空中翻了一圈,狠狠地摔了個狗吃屎,連前燈都整個摔壞了。

真的一點都不誇張,空中轉體三百六十七度摔倒在地。

當然熱情的台灣人,從我身旁開車過去的運將大哥也很好心地問了我一句「孝廉ㄟ,嗚待誌沒?」然後為了保持帥氣的形象的我,只能夠搖搖手表示我一點事情也沒有,一派輕鬆(雖然膝蓋在流血),畢竟號稱台灣阿姆斯壯的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說痛的。(可是確實痛的不得了Orz)

不過,在晚上十一點多躺在柏油路上面,手臂膝蓋流著血,跟新的自行車一起躺著看天空的感覺還真的好奇妙,那一瞬間,其實我一點都不想起來,天空有星星,而我的手上流著血。怎麼也沒想到這就是跟我的新車小哈第一次會面的經驗,就像是打了一架然後握手言和的好朋友,或許就這樣成為了一輩子的好朋友也不一定的那種感覺。很奇妙。或許有人能夠理解。

當然也打了個電話給Grace。她逗趣地跟我說:「好久沒摔車偶爾摔個一次也不賴啊。」是沒錯,什麼也沒撞到也沒有大受傷的摔車,偶爾也該來個一次,這也是人生重要的體驗,這也是發自我內心想要講的東西。當然希望這篇文章PO出來之後網路上不要引起一陣摔車潮就好。在此呼籲讀者,嗯嗯,就算要摔車也要找個清幽且安全的地方摔(而且一定要看得到星星),好嗎?

不知不覺梗又鋪的太長了。還是把重點拉回這次的Bike Day吧。


(還是得幫客戶打一下廣告。KTM,奧地利最知名品牌)

五月十六號,台灣,2009年我的第一個Bike Day。總長大約十五公里(因為新車並沒有裝里程表所以只是粗估),天氣相當炎熱,是那種懷念的炎熱。

如果沒有經過比較,不會了解現在台灣對自行車騎士有多麼Friendly,當然這種比較是與我目前生活&工作的環境相較而言,以此相比深圳對自行車的這件事的貢獻幾乎是等於零,完全沒有這樣塑造的氣氛和環境,自行車的人文素養也趨近於沒有,真遺憾。哪時候才有改變的機會呢?

總之對我而言,一個愉快的Bike Day很簡單。就是騎車,不論同伴是誰,是專業的騎士或是像這次跟客戶都是老弱婦孺,對我而言,享受這樣騎車的過程是種充電的旅程。清掃了前一段的陰霾,隨著左右踩踏的頻率,回到單純單車客的我仍然是最開心的哪個我。

從台北的士林高商出發,一行人就這樣浩浩蕩蕩地往關渡的方向前進,太陽很大,但是沿路上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自行車騎士,認真估算起來應該有幾百個吧,我不禁想,自行車是否真的在台灣成了一股風氣,還是媒體推波助瀾的結果?總之看到這麼多人在炎熱的太陽底下騎著自行車還是令人感到開心的一件事。

到了台北,當然我也看了前一陣子在自行車雜誌上看見的U Bike微笑單車的租賃系統(與上次在法國巴黎所見的自行車租賃系統相仿),和實際去走了一趟自行車道的這趟旅程,台灣這幾年來確實為了自行車這件事投入了不小的心力,雖然也聽很多人講這是不是只是像是蛋塔或是烤饅頭熱(以最近過多人買了自行車卻不是真的喜歡或是真的需要用到,過熱了,的確有這樣的感覺。),但是畢竟自行車產業對台灣而言是深具意義的,這是不折不扣已經是扎根了的本土產業,跟外來的蛋塔或是什麼一窩蜂比如說養拉不拉多紅貴賓犬這類的現象畢竟不能夠一概而論,或許身在輪界,私心地希望這樣的產品能夠真正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立一個堅固且永恆的地位吧──像是在國外看到的這樣。台灣有一天會成為自行車島,讓所有的人或是外國的朋友都瞭解到除了鹹酥雞、水煎包、永川牛肉麵、六福包子和逢甲夜市、誠品書店以外(怎麼都說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外,台灣是真正的寶島。


(台北的U Bike單車系統)

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消費者能夠不是盲目地因為大家都買了所以我也要有的心態去看待自行車這個產品,而是像荷蘭這樣,把自行車當作一個印象,一個城市(或國家)的象徵。

雖然可能還要好久好久,不過只要我們願意去做,哪一切就足夠了。

我在台灣,一個難忘的Weekend和Bike Day。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卡夫卡 的頭像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