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昨天整個睡死爬不起來寫文章剛剛洗完澡,現在義大利的時間是剛過十二點,第二天行程滿檔,馬不停蹄地總共去了六個客戶,到了飯店已經是晚上十點半,昨天一大早七點起床也去了三個廠家,待會也就是早上六點半又要出發繼續第四天的行程,十二號我就要出發往荷蘭飛去,結束這次的義大利出差行程。
簡單的來說,這次義大利之旅,我只有下米蘭瑪芬莎機場(沒去到米蘭),然後在路邊看到往ROMA的路標(別提了),最後在客戶的紙箱上面看到To Venice,總而言之就只知道這國家長的像是一隻馬歇(這誰不知道),就準備要離開義大利了。
另外,因為只帶了兩套內衣褲,所以昨天沒洗內褲以及剛剛一起洗的情況下,目前兩條內褲都趴在檯燈上面晾乾,於是乎我本人正用一種對廣大少女們來說是極其誘惑的體態,也就是夾卵蛋只穿了上半身的衣服坐在沙發上面寫文章,距離出發的時間,只剩五個小時了。
還是必須強調一遍,出差不是玩。真的是很忙。
今天的我倒是想要談談這次出差來義大利的感想,雖然不是最後一天,但是就想談談這次來,對一個在自行車業界服務,以及本身就是個Cyclist的我,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雖然人微言輕,但是還是說出來比較爽快。
我記得那年國中二年級的過年,我的壓歲錢總共領了一萬一千多吧,然後去了自行車店,我記得是捷安特(除了捷安特我似乎也沒去另外一個品牌買過成車),買了生平第一台自己的錢買的自行車(嚴格來說算自己的錢嗎?),總共花了我八千二。由此可以看出我那種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花光錢的消費習慣我喜歡自行車的程度,那也是我第一台公路車,鋁合金的,在那個時候已經是非常高檔非常了不起的車子了,當然跟現在的碳纖材質甚至是鈦鈧這類的素材沒得比,總之是一台很不錯的車子。
附帶一提,我第一台自行車也是捷安特,我媽媽買給我的,應該是四千二沒錯,一台藍色的登山車,後面沒有裝泥除、也不跟隨流行裝什麼火箭筒,總之一整個就是很有我的風格。(那是什麼風格?)
後來我第一台跑車因為借了朋友騎,結果被偷走了。一向對朋友很大方的我,也沒有追究沒有索賠,就這樣算了,這也是我的作風。後來我就沒有買過腳踏車,雖然一直很想買,三年前我又買了一台捷安特XTC,那個時候就兇了,要一萬九千八,騎了一年多,還是忘情不了公路車的快樂,就大家所知道的,小屎是我目前的愛駒,我騎著它跑過很多很多地方,擁有過許多許多快樂。
突然想起這個故事,好像沒太大的重點。買著一部又一部的腳踏車像是一般男孩子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直到今日,我走進了腳踏車這一行,我都還是有點模模糊糊的,只知道當初一股腦地想要找一個能夠發揮自己專長的舞台,所以毫不考慮地走了進來,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我常常告訴Grace,也在文章中提到過,我希望一輩子都能夠在自行車業界,我熱愛自行車、對那些所謂高薪高科技業早就已經沒有興趣,腳踏車,這會是我一輩子的職業。
不過,很多事情不是單純地只有熱情和奉獻就可以把一切的事情看不見,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總是有許多新的想法,或許當我在看其他的人事物有一番感想的時候,別人看我當然也會有他的感想。我只是想說,當我發現,原來在這一行裡面(或是在另外其他的製造業也一樣),職業這種東西並不一定需要熱忱、並不一定要熱愛,更不用說非要親身下去嘗試才能獲得什麼報酬,這就是大家所說的「作人比做事重要」;另外,身在大陸的我也很不能夠忍受(雖然不能忍受但畢竟是其他人的事情)那些所有人口中大陸台商(台幹)在我面前演出了這些狗屁倒灶、為非作歹以及沉淪墮落等等似乎是「應該」看到的景象。
當然,一個人要怎麼生活如何過日子,只要不傷害別人都沒有對錯。改變不了別人的思考方式以及生活習慣,那也與我無關。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告訴自己,(當然這也可能是長期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所養成的蟑螂習性)無論在哪裡,我就是我,不是別人,我希望那樣的生活型態,可以繼續堅持。
所以我閱讀、我運動、我騎車、我在各個國家跑著步,而且堅持不抽煙、除了應酬不喝酒,當然也沒有所謂的包二三四五六奶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這如果是對的堅持,那麼就讓我用時間來證明吧。
來到世界最高的腳踏車製造設計天堂義大利,我在與客戶會議交談、參觀的過程中、甚至是路邊偶然瞥見的知名品牌的工廠(就真的在路邊)、開車經過了某某家超高級部件的發源地,以一個腳踏車迷來說,真的沒有比來到Colnago、De Rosa、Pinarello,甚至是Gios等等等等這些雲端上的品牌的發源地義大利更為興奮的事情,雖然我從事的部品不在這些高級品的範圍,想必無論如何都開不到一次會議做不了一筆生意(異常的有信心),但是能夠在這裡看看、甚至工作,對我而言都是美妙的體驗。
如果把自行車這件事從我身上抽走,我想我會什麼都沒有了吧。
昨天,我經過好幾家看起來小小不起眼的組裝廠,聽我的代理商告訴我,像這樣大大大小的組裝廠,以前義大利大約有三百家以上,但是因為產業外移、成本過高、以及其他的種種因素,只剩大約一百家左右,但是看他們這些小老闆的神情,還是很愉悅地做著腳踏車這個生意。
我們說Think Bike,Think Taiwan。也千萬別忘記了,Think Italy。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會引發我寫這麼一篇長長的文章,最大的緣由,還是這幾天在客戶那邊看到這樣的景象,很溫馨也很有趣。也更讓我覺得,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必須要有熱情而且興趣,親身實地去做,這樣生命才會快樂。
這個故事就是,當我們在一家工廠的總經理辦公室開會的時候,有一個穿著工作服,一看就知道是組裝線的工人很有禮貌地敲了敲門,然後把總經理叫了出去。當然是用義大利話說的,總經理居然必恭必敬地走了出去,到那個工人的組裝站看,這個工人的那個組裝部件出了什麼問題。
我發現,總經理像是立正那樣地站著聽工人講話。
「你是怎麼搞的,」帶著手套拿著螺絲起子的工人說著「連個反光板的規格都弄錯!這樣客人怎麼對你的產品有信賴感!」總經理大約五十歲的人,像個小孩子被斥責一樣蹲在那裡研究反光板。
仔細一看,那工人跟總經理像是一個模具做出來的,只是好像老了一點。
對自行車的熱情,還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