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為了讓世界可以接受,我們就需要藝術來作為所謂的防護牆和藥方。」

尼采這麼說。

至於我喜歡這句話的原因,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我也常常說,僅僅為了讓生活變的可以接受,我們也需要熱情和堅持作為這道良方。生活中如果少了熱情和堅持,好像就少了那一種基本的要素,看似苦悶、單調且永遠得不到滿足的生活,對許多人而言是多麼的令人不堪和難以接受喲。
幸運如我,還堅持自己的藝術。因為害怕就這樣失去了生活的意義。不斷地讓自己處在一個對事對人對物的熱情中,這樣可以避免掉很多的不滿足,而我悲觀的存在也多了一份存之在我的正面意義。存在感薄弱如我,不僅僅是抓住了一絲希望,也依存於那一絲絲希望,我也只能願意這麼想。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說:「第一,我不是那個自己,因為時間將我從它分隔開來。第二,我不是那個存有,因為我現在所是的,並不是我將會是的基礎。最後,我不是那個自己,因為沒有任何實際的存在能夠嚴格地決定我將會是什麼。」

那麼,我們的未來,又將會是什麼呢?

這是我最近很喜歡的一個MV,陳奕迅的【好久不見】。
如果你跟我一樣,看完了之後,也會被這樣默劇的表演方式感動,雖然你不曾研究過卓別林;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會想起那一個你朝思暮想的人,也會希望與他在城市的某處偶遇、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說說當年分手後的所作的蠢事、過馬路時稍微拉著對方的手臂……

那麼我很確定,你有著和我一樣的故事。



有時候,我抱著我的吉他,彈著當年那首在河邊對著女孩笨手笨腳緊緊張張所唱的那首歌,若有所思的讓自己沉溺在那樣的藝術裡保護自己不受生活之苦;諷刺的是,如今的我已經熟練於那首歌,但是那個穿著白布鞋的女孩卻早已不在身邊。

噗。這也難怪我不緊張了嘛。

所以,我想我們有一樣的故事。

我仍會照著我的步伐,一步一步有所堅持與熱情地走下去,無論艱難。前面的路也許鬱鬱獨行,也許像是桃太郎或是勇者鬥惡龍那樣的熱鬧隊伍,不過承擔歷史、敘述故事、在文字之間尋找對讀者和作者間的某種救贖,那也本來就是我的責任。

「因為我們畢竟是先前的歷史造成的結果,我們也是他的迷失、激情、錯誤,甚至是罪咎所造成的結果;我們不可能完全解除這條鎖鏈。」

尼采也這麼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是卡夫卡 的頭像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我是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